
機房建設端到端策略與未來概念驗證物理端口密度與吞吐量數據中心級交換機在物理端口密度方面有不同的形狀與大小。但是,不同的架構能夠反映了一種特定傳輸類型所能支持的物理端口數量有多少。許多數據中心級交換機都基于刀片機架,它們支持使用不同端口類型和密度的不同線卡。最大型的交換機出自思科、網絡和Arista。例如,16插槽的思科Nexus 9500最多支持2,036個10GbE端口或576個40GbE端口。這種密度曾經是無所匹敵的。但是,絡的QFX10016已經能夠達到同等的 密度,而Arista 7300系列也接近這個密度。此外,網絡和Arista都宣稱自己的線卡吞吐量達到6Tbps左右。思科的線卡動態吞吐量只有不到4Tbps。另 外,Arista 7328交換機還提供了25GbE和50GbE接口卡,這和絡的QFX 5200交換機一樣。

機房建設而網絡主干部分則稱為核心層,核心層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高速轉發通信,提供優化、可靠的骨干傳輸結構,因此核心層交換機應用有更高的可靠性、性能和吞吐量。相比普通交換機,數據中心交換機需具備:大緩存、高容量、虛擬化、FCOE、二層TRILL技術等方面的特征(1)大緩存技數據中心交換機改變了傳統交換系統的出端口緩存方式,采用分布式緩存架構,緩存比普通交換機也大許多,緩存能力可達1G以上,而一般的交換機只能達到2~4M。對于每端口在萬兆全線速條件下達到200毫秒的突發流量緩存能力,從而在突發流量的情況下,大緩存仍能保證網絡轉發零丟包,正好適應數據中心服務器量大,突發流量大的特點。(2)高容量設備數據中心的網絡流量具有高密度應用調度、浪涌式突發緩沖的特點,而普通交換機以滿足互連互通為主要目的,無法實現對業務精確識別與控制,在大業務情況無法做到快速響應和零丟包,無法保證業務的連續性,系統的可靠性主要依賴于設備的可靠性。

- 上一篇:>太原房地產機房聯系方式
- 下一篇:太原機房電池架價格低